保持式電磁鐵
長行程的電磁鐵缺點是行程長力量小,頻率低且體積大,成本較大還不能滿足使用需求。
那當我們遇到需要行程50mm、100mm或更長的行程時,我們可以把電磁鐵設計成多線圈分別來進行驅動鐵芯達到需求。
工作原理也比較簡單,分AB線圈。當正向通電A線圈通電時鐵芯吸合到指定位置,A線圈斷電。鐵芯固定且靠近B線圈。再由B線圈通電吸合鐵芯使其彈出,由于鐵芯經過A線圈和B線圈的路程,鐵芯所帶動的機構的行程是鐵芯兩次移動距離之和,大大提升了。
反之線圈分別反向通電實現鐵芯復位的特點,設計結構復雜,設計成本相較于普通的電磁鐵成本高很多。當然多線圈電磁鐵的缺點也是控制較為復雜,力量上控制不夠精準,通電控制結構復雜。
那么也可以由上述的設計參考(概念)
上述圖片也是設計成解決長行程大力量設計的電磁鐵,通過鐵芯通電帶動可動鐵芯。鐵芯底座1產生電磁力,鐵芯底座1及所有銜鐵分體因為處于線圈3的磁力場當中,所以均會被磁化為同一極性方向的磁鐵,而且因為銜鐵分體之間距離被控制在較短的范圍,所以相互之間的吸合磁力較強,當其中一組銜鐵吸合,由于磁路阻抗減小的原因,該組銜鐵對兩側產生更強的吸合磁力。依次類推,最終銜鐵組完成60mm的整體移動。
這種電磁鐵的設計好處是單次通電,不需要多線圈性通電,由于內部設計多個卡板和鐵芯,且通電均需要運動,各個部件的加工和工藝需要嚴格要求。才能使其壽命使用結果達到要求。
總結:特殊性電磁鐵用于特殊性要求,電磁鐵的工作越簡單,其本身的設計價值和應用價值更為廣泛,通過其他機構類型設計后也能減小行程、減小力量的特點,從元器件本身降低成本也是設計師們解決的問題。